Skip to main content

脉诊 调研 分析报告 (软件)


调研目的

  1. 清晰的了解 当前的 脉诊 整体的 测量流程; 和必要的测量条件
  2. 以当前的 脉诊 资料; 集成到 Yasee 将面临的问题 和 解决方案
  3. 明确并列举 暴露当前 无法解决 和 需要上层沟通的问题

结论

对于 目前 脉诊 集成到Yasee的调研; 有如下结论:

  1. 使用的传输方式为 蓝牙; 当前方式 可接入 Yasee 体系;

  2. 脉诊 提供的蓝牙传输模式有两种:

    • 安全的绑定传输模式
    • 快捷的直连传输模式

    其中 直连模式 兼容 当前的 Yasee 对蓝牙模式要求;

  3. 通过提供的协议内容可以实现 有限的控制(勾选部分为已验证):

    • 加压
    • 减压
    • 压力保持
    • 复位
    • 标定
    • 探头下移
  4. 暴露的问题&解决方案:

    • 目前 验证的指令部分 没有任何表现; 暂时不能定性是否可用

      • 方案: 和脉诊相关人员 沟通
    • 目前 缺少核心算法库 来控制命令组合 来获取有效的数据

      • 方案: 可沟通 脉诊方 封装SDK
    • 目前 缺少核心解析库; 暂时不能正常解析数据为可用的数据 (数据的意义判别逻辑)

      • 方案: 可沟通 脉诊方 封装SDK
    • 目前 缺少Yasee标准广播内容; 可暂缓解决; 包含 MAC、蓝牙名称等

      • 方案: 可沟通 脉诊方 修改 BLE 数据
    • 目前 指令标准 非Yasee标准; 所有的 交互指令 均不符合 Yasee 标准

      • 方案: 可沟通 脉诊方 修改 BLE 数据

脉诊测量流程

脉诊相关内容 提供的测量条件 和 技术条件

  1. 需要 手机 开启相关权限;

  2. 需要确定的是数据的传输模式; 和传输方式 当前了解下可以确定传输方式为 蓝牙: 且当前的蓝牙模式 提供了 两种传输模式:

    1. 安全的 绑定传输模式;
    2. 快捷的 直连传输模式;
  3. 脉诊 设备 集成到 Yasee SDK中; 需要实现的功能为:

    • 正常测量流程

      • 连接设备
      • 控制设备
      • 读取设备数据
    • 正常的结果分析报告

  4. 确定 设备 支持的传输模式:

    • 蓝牙; 并且拆分出了 安全的绑定传输模式 和 快捷的直连传输模式; 因此当前的脉诊是兼容Yasee目前的技术要求;

脉诊App 测量流程

目前 脉诊 设备附带的App 使用的是 安全的绑定连接传输模式; 主要的流程如下:

1. 开启蓝牙设备(脉诊设备和手机端)。
2. 在手机或应用端扫描蓝牙设备,找到目标设备。
3. 选择设备并输入配对码(如适用)。
4. 系统完成身份验证和连接建立。
5. 连接成功,
6. 进入 脉诊 App, 选择人员信息
7. 设备可以开始数据交换。查看脉波数据

问题 & 解决方案

  • 目前 验证的指令部分没有任何表现; 暂时不能定性是否可用

    • 方案: 和脉诊相关人员 沟通
  • 目前 缺少核心算法库 来控制命令组合 来获取有效的数据

    目前的单独控制指令都可以控制; 但是整个控制颗粒度无法保证; 也无法确定采集分析所使用的数据 是的通过多少控制指令来控制的; 这部分的程序是核心的算法; 需要沟通 脉诊 人员封装SDK来解决

  • 目前 缺少核心解析库; 暂时不能正常解析数据为可用的数据 (数据的意义判别逻辑)

    实时的数据可以通过订阅拿到; 但是数据对应的具体业务含义需要 详细的解析; 沟通 脉诊 人员封装解析SDK来解决;

  • 目前 缺少Yasee标准广播内容; 可暂缓解决; 包含 MAC、蓝牙名称等 目前 接入 Yasee 可沟通 脉诊方 修改 BLE 数据; 需要符合 Yasee 蓝牙产品广播数据标准;

    1. 需要修改的是 蓝牙名称;
    2. 需要修改的是 蓝牙MAC;
  • 目前 指令标准 非Yasee标准; 所有的 交互指令 均不符合 Yasee 标准

    通讯数据目前可以捕获到; 但是数据包的帧头、帧尾、数据、设备标号、检测项编号等信息都无法满足 Yasee 规范要求; 需要沟通 数据包 数据标准;

自研脉诊 & 接入百合医体系

目前 脉诊 设备是首款自研产品; 结合当前的自研系列产品协议, 接入百合医体系需要做的是:

  1. 产品命名规范 & 检测项标识规范

    • 协商制定 命名:
      • 例如 Y901-XXXX
    • 标识符制定:
      • 例如 0x12 (18)
  2. 协议规范调整

    目前 脉诊 为 绑定使用; 与当前的百合医体系的传输模式不一致; 需要修正为 非绑定传输模式, 以满足百合医体系的要求; 另外; 脉诊 传输数据相对频繁和量大;

  3. 数据标准调整